David Brown Speedback GT,马丁壳,捷豹心
电动车比汽油车更容易“跑”起来,当然主要是诸多车厂经历近百年甚至更久的磨练,逐渐拥有各项独家技术和文化,如果一家新车厂初期立刻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独立开发引擎和底盘(变速箱现在也多为 ZF或爱信提供),何况现在对发动机的要求更为严苛(毕竟时代在进步,技术在发展),以前或者说战前只追求马力而不注重效率,造车哲学当然是马力不够,排量来凑。然而战后消费水平大幅下降,汽车也要经济实用,政府可能介入要求生产国民车,加上西方世界和石油佬偶尔关系不太融洽造成的石油危机,发动机开始讲究高效环保,同时又要避开各个车厂的专利,简直难于上青天,还未等到第一轮投资就已经宣布破产,即使新车成功上市,也要面对众多成熟车型的竞争,一旦定价定位稍有不慎,立刻赔夫人又折兵。但假若获得成功,资金已不足再扩大生产线,干脆每年量产数十辆性能出色高定价的超跑即可。做家用车不如做超跑,做超跑现在马力没有1000马力,0-200KM/H超过8秒都实在不好意思拿出来,做超跑不如做电动超跑,毕竟电车技术比油车技术更容易达成。
虽说20世纪早已出现电动车(得益于1859年铅酸蓄电池的发明,此前用电都是便产便用,如手摇发电机,电没有任何容器可以储存,蓄电池可以蓄电放电后,电动车才得以出现),只是完全充电时间,续航里程,基础设施(充电站未普及),电池生产和处理,安全性等问题,至今为止仍是未完全解决。